工作辛勞可以放假輕鬆一下,但胃袋每天要消化你的一日三餐,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只管大吃大喝、進食大量毒物(煎炸食物、含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味精等的食物)、壓力大等,都會加重胃部壓力。如果你長期受胃脹氣困擾,即警示你的臟腑功能或已受損。
人體大約有六至七成的胃氣,是經進食時吞進的;另外有三至四成的胃氣,則是食物在腸胃道內消化產生。胃脹氣的原因,中西醫各有見解。西醫認為,胃脹氣是由於狼吞虎嚥,或是邊說話邊吃東西,吸入過多空氣而引起。中醫則認為,出現此情況多是由於飲食不節以及壓力,導致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而胃氣上逆。 本身屬陰性體質者,多吃寒涼食物後,更易引起胃氣上逆、胃脹氣問題。
《蘭室秘藏‧中滿腹脹》指出:「脾濕有餘,腹滿食不化。」中醫理論中有「脾為後天之本」之說,脾主運化、統血,負責將營養傳送至全身。脾虛則阻礙運化,水液失利,阻於胃脘,導致體濕痰多、氣短乏力、出現胃脹,嚴重的話皮膚會變得乾燥暗啞、體態也會變得浮腫。
要疏通胃氣,就要養脾胃,老生常談就是定時用餐、少食多餐、吃七分飽、避免喝有汽飲品、戒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俗話說「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日常應多吃有益脾胃的食物,最簡單,吃粥。中國有一句說話,「老人吃粥,多壽多福」,意指吃粥能清腸胃、正氣養脾。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亦曾寫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意指每日早起空腹胃虛的時候喝一大碗熱粥,能滋養腸胃。米經過高溫糊化,澱粉粒徹底崩解,胃毋需再做太多揉碎的工序,就可以直接消化吸收。不過白米經加工後只餘澱粉質,升糖指數較高,不妨改用小米熬粥。在雜貨店買到一粒一粒淺黃色的就是小米,口感和白米一樣軟滑之餘,纖維含量又近乎糙米,健脾助消化,對脾胃虛弱者十分有益。小米性稍偏涼,烹煮時可多用薑蔥胡椒粉。平時在飲食上應避免進食過量豆製品,這類「製氣」食材容易在消化過程中產生氣體,引起胃脹。
《黃帝內經》記載, 身體五臟六腑各有運行時間,早上7時至9時是胃經、9時至11時則是脾經循行的時間,這段時間吃一頓溫暖易消化的早餐,和喝一杯和喝一杯老薑陳皮水,能溫暖脾胃,減輕胃脹問題。閒時也可多按壓「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中點往下約三橫指寬處,每次輕力按壓五分鐘,能寧心、和胃、止嘔,即時消除胃脹不適。
《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胃脹氣是身體給你的一個警號,好好調理,持之以恆方能養胃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