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蟹

on


E806_BMO

「買定離手,買定離手!」新年流流,玩魚蝦蟹很正常。不過,魚蝦蟹不是用來玩,而是用來食。

我所推廣的「唐安麒宇宙飲食」,每餐都要配合七成蔬菜及三成主食,而我最喜歡以海鮮作為主食,因為每餐可以吃多種海鮮,只要按著比例進食,不單不會變胖,反而變瘦!我就是要讓大家知道,要健康瘦身不是一件難事,每餐都能吃得開心又滿飽。

很多人也認為蝦、蟹、貝類等海鮮膽固醇高,不宜多食。要知道我們從飲食上所攝取的膽固醇,只佔身體膽固醇含量約二至三成,其他由肝臟自行合成,並非引致高膽固醇的主因。高膽固醇主因是,日常飲食中,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吸收,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反式脂肪會增加壞膽固醇,同時降低好膽固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硬化、心臟病等)風險,害處比只提升壞膽固醇的飽和脂肪更大。高膽固醇人士,其實要小心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吸收,肥肉、油炸食品、加工食品如:午餐肉、香腸、餅乾等等,應避免進食。

海鮮的膽固醇大部分都在頭、脂肪及卵黃,如果只吃海鮮的肉,例如蝦肉、蟹肉、帶子、海參等,膽固醇含量其實與一般肉類沒分別;而且海鮮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比肉類含較多的不飽和脂肪,及較少的飽和脂肪,適量進食海鮮代替紅肉,營養更好,對身體更有益。例如蝦肉含有豐富鎂質,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蟹含礦物質,蛋白質含量基本上與豬牛羊相近。貝殼類海鮮如蠔、蜆、青口、帶子等,含有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而過去被稱為膽固醇兇手的魷魚,研究報告指出,食用魷魚對人體血中膽固醇並沒有影響,反而能助降低三酸甘油酯、補充不飽和脂肪酸EPA、DHA。

不過中醫認為海鮮屬於「發物」,有機會引起舊患復發、新病加重,皮膚出疹者進食海鮮會使病情加重。此外,海鮮性質偏寒濕,若本身屬陰性體質或腸胃虛弱,進食後容易寒濕入侵,引起濕邪,出現胃感不適、腹痛、腹脹、嘔吐、暈眩。易過敏人士要控制食量,腸胃弱的人士在烹煮海鮮時,應多加溫熱的薑,有助中和寒氣。

香港人在新年或是大時大節都很喜歡吃海鮮,踏入金豬年,祝大家年年有餘、魚魚得水。

profile

「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