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陽抗寒

on


EastWeek_20191211_#850_P.117

天氣一轉冷,怕凍的女生就算穿到像隻糉,手腳依然冰冷,很大可能是陽氣不足。中醫角度,陽氣主溫主外,負責溫暖身體、推動氣血、供應能量,讓各個臟腑功能協調。一旦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能量不夠,陽氣虛弱就無法溫煦人體,手腳得不到陽氣的滋養,顯得四肢冰冷、動力不足、疲倦,嚴重的更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要補陽,先暖心。心臟屬陽,是陽的君主,心臟陽氣充沛,方能促進全身的氣血流暢,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中,也強調心胸陽氣充足的重要。但冬天降溫,為了維持體溫,心臟需要更用力搏動來產生更多的熱,從而轉化氣血營養,這種額外的能量消耗,會令心臟溫度被外溫度拉低。一旦心臟寒冷,嚴重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醫稱心臟病為「胸痺」。西醫亦認同,寒冷會令人體血液濃稠度上升,導致血液流動不順。若遇上突然增加的壓力、睡眠不足、或大吃大喝而令血壓上升,有機會造成心血管栓塞。英國數據顯示,冬天心臟病發者較夏天多一至兩成,不止長者高危,年輕人也可能出事。

所以冬天必須暖心,減輕心臟轉化能量的負擔,避免心力不足的問題。中醫有「冬補三九,夏病冬防」的說法。

三九天是指每年最寒冷和人體陰氣最盛的三天,三九的日期是按節氣的日期來決定,每年的三九天日子皆不同,今年的三九天由2020年12月21日(初九)開始,1月4日(二九),至2020年1月11日(三九)結束。三九天期間陰盛陽衰,這段期間應加倍著重補身食療,最好用薑紅棗黑糖煮水喝,薑性熱,味辛,即時驅風散寒;紅棗溫經脈、補陽氣,這方子勝過人參和蟲草,可扶助人體的正氣、溫陽驅寒。一些常於夏天因陰虛陽亢而產生的「夏病」,也能得以防病治病。

除了三九天,其餘日子也可適當刺激穴位,從而溫經通絡、溫陽固表、溫養臟腑。中醫學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位的通道;而穴位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脊柱是大腦的外延與重要通道,脊柱兩旁的經穴,由上至下有: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它們都是臟腑經氣輸注的地方。當中「心俞穴」是扶正心中陽氣的大穴,屬足太陽旁觀經,為一身之藩籬,陽氣旺盛之所在,刺激心俞穴,能引陽氣入心、壯心陽。不過「點穴」絕不簡單,穴位按壓講求力度集中,刺激肌肉深層位置,別說按摩椅做不到,若按摩師沒經過專業訓練,也未必能人人到位。所以按摩不能亂做,必須由擁有專業中醫推拿資格和經驗豐富的資深按摩師進行。

比起男性,女性較易陽氣虛弱,經期期間更易溜走陽氣。好好補陽,心臟強健,手腳不凍,整個人就會很精神,疾病也不會趁虛而入。

profile

「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