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有過年醃製臘味的習俗,冬天常吃的煲仔飯、糯米飯,還有新春必備蘿蔔糕,也會加入臘腸或臘肉做配料,鹹香暖胃。
傳統臘味將肉類用鹽或調味料醃製後再風乾而成。生曬過程中,水分流失,而脂肪得到濃縮,所以臘肉味道香濃。
臘味被視為是糯米飯、蘿蔔糕的靈魂,但它亦是高脂、高膽固醇、高鈉質的元兇。100克臘腸(約兩條分量)已含48.3克脂肪,相當於吃下約10茶匙油分,當中有近三成是飽和脂肪,多進食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含量,有損心血管健康。主要用內臟製成的膶腸,其膽固醇更是嚇死人,100克膶腸等於吃下6隻蛋黃的膽固醇!
臘味鈉質含量同樣高,100克臘腸含約有1420毫克。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天鹽(鈉質)的攝入量應少於5克(約一茶匙),即少於2000毫克的鈉。換言之兩條臘腸,鈉質攝取量已佔全日身體所需的一大半。攝入過量鹽會引致高血壓,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鹽食物亦會增加鈣質流失,長遠或影響骨骼健康。亦有專家報告指出,高鹽分飲食很可能是導致胃癌的原因之一。
此外,臘味屬於加工醃製肉類,部分商人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硝酸鹽來防腐,所以才形成特有的亮麗鮮紅色。但硝酸鹽與食物內的蛋白質結合後,會使身體產生致癌物,若長期食用更會增加患口腔癌、食道癌和肺癌等機會。世衞的國際癌症署研究已指出,每日只要食用50克加工肉,會增加20%患癌機會;如吃160克,當中72%人患心臟病,所以已將加工肉列為一級致癌物。
臘味不健康是事實,不過在家過年,又怎好意思不吃呢?讓我教大家較健康地吃臘味的方法。科學檢測表明,肥肉用溫火燉煮大約半小時,飽和脂肪含量會下降30-50%。所以煮臘肉時,最好不煎炒,選擇隔水蒸或直接放在水裡煮是較健康的。加熱過程中臘味還能釋出油分和去掉鹽分,減少肥膩感。
臘肉本身已經調味,味重偏鹹,所以烹調時毋需再加調味和油,最好是配搭清淡食材,平衡口感。製作蘿蔔糕時,可將臘味份量減半,用瘦肉或蝦乾、瑤柱等低脂食材取代。吃臘味後,之後的飲食宜清淡為主。若擔心街外買到的臘味有添加劑,可嘗試用風乾機自製無添加臘味。
新春腸胃勞碌,飽嚐鹹香臘味後,記得要讓腸胃多休息,否則新春每餐多肉少菜、吃得煎炸油膩、吃加工食品,毒素難以排走,在身體積聚形成慢性疾病。所以新春更要多吃天然新鮮的食物,因為當中的酵素及營養等都是最天然的,其完整、原始的養分是最易為人體所吸收。酵素是生命之源,幫助營養吸收及排除毒素,將濃縮酵素精華(酵精)灌進肚子,促進腸道蠕動排清毒素,就不怕肚子長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