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分寒熱

on


image-hero-2 WhatsApp Image 2022-07-02 at 7.47.43 PM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透過辛溫的中藥藥貼,貼敷於身體特定穴位,通過中藥的局部滲透和刺激,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培育陽氣抵抗寒疾,如哮喘、氣管炎、鼻敏感、慢性咳嗽、免疫力低下、痛經、寒性四肢痹痛等,達到「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尤其是哮喘,很多人都希望透過三伏灸來根治哮喘問題。

中醫指哮喘發作是由於「內有伏痰,外有感觸」,主要與肺、脾、腎三臟有關。不過實際上哮喘有分寒性和熱性兩種,並不是每種哮喘也能做天灸調養的。

中醫將哮喘分為寒性哮喘和熱性哮喘兩個證型,冷哮遇冷而發,主要表現為內外皆寒,其喉中如水雞聲,咳痰清稀,或色白而如泡沫,口不渴,舌質淡,苔白滑,脈象浮緊。冷哮做天灸的確能起到很好的療效。在陽氣旺盛的日子補火助陽,有效去除體內積聚的寒凝改善體質。

相對地熱哮遇熱而發,主要表現為痰火壅盛,其喉中痰聲如曳鋸,胸高氣粗,咳痰黃稠膠粘,咯吐不利,口渴喜飲,舌質紅,舌苔黃膩,脈象滑數。熱哮顧名思義是熱證,若再做三伏灸,反而有機會傷及營陰或加重陽熱之邪。這情況應該要做的不是三伏灸,而是拔罐或刮痧。拔罐或刮痧都是透過刺激經絡穴位使其充血「出痧」,從而促進局部鬱積在體表的熱、氣滯宣洩出來,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無論屬於熱哮或冷哮,日常也可飲用溫和清肺的湯水,例如淮山黑木耳湯,無論寒性或熱性哮喘患者也可飲用。中醫認為白色食物入肺;黑木耳中的膠質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可清肺去塵,降減哮喘發病風險。

中醫的施藥原則因病施之、因地施之、因時施之、因人施之,沒有一種療法適合所有人。今年的三伏天由7月16日(初伏)開始,7月26日(中伏),至8月15日(末伏)結束,記得先見中醫掌握內在體質狀況,才再決定做三伏灸或是刮痧拔罐。辨證施治,方能有效調理內在,改善「氣、血、陰、陽」,從而強身健體,根治哮喘。

profile

「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