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要夠薑

on


有說「秋風起,食臘味」,秋天除了吃臘味,更是吃膏厚濃香大閘蟹的好時機。大閘蟹的確美味,但注意蟹性質非常寒濕,屬發物,如果本身屬陰性體質或腸胃弱的人士,吃後容易寒濕入侵,出現胃感不適、腹痛、腹脹、嘔吐、暈眩,部分人更可能皮膚敏感。大閘蟹蟹身中央有一個白色六角形的蟹胃,更屬極寒涼之物,切忌進食。
根據中醫理論的陰陽學說,人體必須保持體內的陰陽動態平衡,才能維持健康的生理狀態。因此,進食大閘蟹等寒涼食物,或是本身氣虛血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和水腫的陰性體質女性,應多吃喝溫熱性的食物中和,所以吃大閘蟹時最好配以暖胃的薑茶或花雕酒,以「溫熱」平衡大閘蟹的「寒濕」,有和胃、散寒及去濕的功效。
薑的種類很多,有紅薑、紫薑、沙薑、薑黃等,最常見的是黃皮粉薑,並因應採收時期而分為子薑、粉薑和老薑。春夏潮濕悶熱,酸辣的醃子薑提神開胃;秋冬品嚐大寒濕閘蟹,驅寒暖胃的老薑茶絕不可少。
吃大閘蟹,我最愛喝薑茶補身,一般人常用老薑、紅糖煮薑茶,我則偏愛使用黑糖。黑糖性溫、味甘,入脾,有益氣、緩中、活血散瘀、溫經散寒、緩解疼痛的功效。薑性熱、味辛,中醫學認為有發汗解表、健胃、止嘔、溫肺止咳、止痛、祛痰之效。
《本草綱目》謂:「生用發散,熟用和中」,意指薑生吃有助於發散體內所蘊藏的風寒,熟食則能暖胃止嘔,增強免疫力。以黑糖煮薑茶,多加一片紫蘇葉,能即時驅風散寒,陰性體質女性每日飲用也沒問題。不過薑茶只宜日間飲用,因為一天之中有陰陽之分,中午陽氣最旺,進食溫補食物有助陽氣生發;相反晚上陰氣旺盛,此時攝取過多溫熱食物或補品,會影響睡眠、有損健康。
很多女性每次生理期就無緣無故水腫,肚子漲得像懷了三個月身孕,同樣能以薑作食療。可利用經後代謝變好的十日,多吃補虛養血食療,例如「老薑杞子麻油雞」,對經後補身修復身體機能很有幫助。中醫學說「氣不通則痛、血不通則腫」,只要養血滋陰,調整臟腑陰陽氣血的平衡,氣血暢通,經期自然不痛不腫。產後媽媽體虛血弱,易感風寒、暑濕,腸胃功能特別虛弱,也能以薑米水代替平常飲用的開水,幫助祛寒濕、養血補身。
薑除了具食療作用,對美容按摩同樣有效。薑具有天然抗氧化成分,能預防自由基損害肌膚及增強肌膚細胞組織的自我抵禦能力。每晚以37至42度熱薑水泡腳約15至20分鐘,抹乾雙腿後配合生薑按摩油或用麻布將碎生薑包裹成球狀,輕力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助排汗、纖體、暖身、美肌。對下半身經常水腫的女士,能有顯著的瘦腿效果。
不過,薑雖好,但食補看體質,如體質燥熱、易有便秘者,就不宜每天吃過多溫熱食物,否則有機會上火兼冒痘!

 

轉載:2015年9月30日第631期《東周刊》170頁

「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