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一成不變 營養學進化時代

on


人類史第一次對營養的記錄是在公元2500年前。隨著社會發展,更多不同國家和專業領域的學者對於食物與人體健康有跟多的認知,直到十八世紀末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針對生物化學和人體生理學的研究迅速發展,到十九世紀初營養學已發展為很成熟的一門專業學科。
為甚麼突然會講營養學的歷史?

計算宏量營養素、維他命、礦物質等均是從營養學發跡初期開始已源用至今,作為釐定我們飲食是否「均衡」、「健康」的指標。但我們細心想想,當時的人正在經歷戰爭、自然災害、糧食不足等問題,最致命的正是營養不良所致的嚴重疾病,但到了今天,對於住在物質豐盛的社會都市人,墨守成規地根據「每日建議攝取量」(RDI) 來擬定飲食健康與否又是否還適合時宜呢?如果這 種模式是足夠的話,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受到各種各樣的慢性病的困擾呢?

「藥食同源」、「飲食配伍」、「功能營養醫學」等均是中醫營養學和自然療法界從很早開始已經推廣的理論,審視整全的食物對身體整體的影響,再利用其特性和效果用于支援和增強身體自我功能,預防疾病。簡單來說,傳統營養學是只用來補充不足的「治本」,但整全營養卻是「治標」!

值得開心的是,西方營養學的學者現在也開始意識到這種整合理論的重要性。澳洲悉尼大學的教授在最新一期的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中發表他們鑽研20年所得出的「營養幾何學」 (nutritional geometry),特別指出傳統營養學應改變方針,開始利用每樣食物所含的所有分子組成對身體的影響有著複雜的協同聯繫而做出整全飲食計劃建議,再也不該把食物分拆成單一分子去看待。

看到現在的網上和書籍還充斥著標榜或踩低單一營養成分的古舊建議,令我非常認同營養學是時候求變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多年來都不會叫人去計算任何單一營養素的攝取量。我推廣的「唐安麒宇宙飲食」及生機飲食主張食無加工的整全食物和利用天然完整食材濃縮而成的補充品,例如酵精、魚油寶、接骨木果露等,就是因為瞭解到其實自然界的「醫術」非常高明,自會為我們配伍出有助我們健康的「藥」。

至於罐頭肉、即食麵這些源自工業革命時期只用來防飢救命的防腐無營養食品,不如還是留待萬一糧食短缺的時候才吃吧!

悉尼大學研究報告簡介:http://sydney.edu.au/news-opinion/news/2016/08/01/researchers-develop-new-framework-for-human-nutrition-.html

其他參考資料:
http://mobile.nutraingredients.com/Research/Nutrition-science-is-broken-say-researchers/?utm_source=newsletter_daily&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04-Aug-2016&c=o5vOhYS0qVYMhnHc6K35m7gM63sWtPfR&p2
http://www.jhsph.edu/research/centers-and-institutes/center-for-human-nutrition/about/history.html
http://jn.nutrition.org/content/133/3/638.full
http://www.dougcookrd.com/2014/11/what-is-functional-medical-nutrition-therapy/

AFbooklet _07.20165

「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