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小人參

on


20180124103015897_0001

不時不吃是宇宙飲食的大原則,因為新鮮天然的食物,才含營養和酵素,促進排毒瘦身;而且按時節吃當造食材,有利補身養生。「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冬季蘿蔔當造,應多吃。

白蘿蔔有「小人參」之稱。《本草綱目》指,白蘿蔔性涼、味甘辛,歸肺脾經,具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等作用。中醫五行理論中,肺跟白色相對應,吃白色食物可以達到養肺效果。冬天乾燥,加上經常熬夜及進食煎炸燥熱食物,例如燒烤、打邊爐、羊腩煲等,容易有肺熱、熱咳,可用白蘿蔔作食療。古人指「生食止渴寬中,煮食化痰消導」,如對生食白蘿蔔感抗拒,可將白蘿蔔蒸熟,混合蜂蜜或麥芽泡水喝,有助咳出黃色黏痰,紓緩喉痛不適,滋潤清肺。

西醫營養學亦認同白蘿蔔的營養價值。白蘿蔔富含木質素、澱粉酶、粗纖維和維他命C。澱粉酶是酵素的一種,有助消化澱粉食物,將澱粉質分解成葡萄糖,轉化成能量供人體使用;加上富含粗纖維,幫助消化同時消除便秘。木質素(Lignin)則是一種強效抗氧劑,有效抑制腸內細菌產生致癌物質,預防癌症,提升免疫力。

常聽說白蘿蔔會「破氣」?其實氣也分好壞,白蘿蔔破掉的只是「積滯之氣」,是「壞氣」。長期胃氣脹滯、肝鬱氣滯,會導致血瘀內阻,令氣機不暢致肥。吃適量白蘿蔔能破除濁氣,扶補正氣,達到陰陽平衡。不過亦由於白蘿蔔有下氣、導下功用,當進食補氣類中藥時,例如人參、鹿茸、北芪、當歸、黃精等,會阻礙中藥的補益藥效,所以服用補氣中藥時,最好三至四天內不要吃白蘿蔔。

不過任何有益的食物,也要視乎個人體質來進食。氣虛的人會連說話都不夠力、容易疲倦及頭暈目眩。如果屬於氣虛體質而又沒有積滯問題,再經常吃白蘿蔔,其下氣行氣作用會導致耗氣散氣,加重氣虛症狀。此外,白蘿蔔偏涼,常手腳冰冷的人士,也不宜多吃,或是於烹調時多加辣椒和薑,以中和寒涼性質。

冬吃白蘿蔔有益身體,但也別吃過量。快到農曆新年,又能品嚐美味蘿蔔糕,提醒大家,3片蘿蔔糕的熱量等於1碗飯,小心多吃變肥!

profile

「愛」交流